我們都是岌岌的圍城。寂寞的,岌岌的圍城。誰也庇護不了誰。

27 12月, 2007

東京建築之旅(作業)

我也不想這麼煽情...一切都是為了這三修的這門學分啊...Orz

【表參道】
表參道,是東京明治神宮前的一條大馬路,所謂的「表」,就是正面的意思,而「參道」,指的是祭祀神明的神宮正門外、供參拜者通行的道路,在日本各地,只要是知名神宮正面的道路,都稱為表參道。然而,這個原本為了「宗教」朝聖而修築的道路,現在,卻成為「時尚+建築」朝聖者必經之地。









【註】
1-3 表參道上白天與夜晚的Dior
4-5 表參道巷內的 HHstyle
6 金澤21世紀美術館
7 妹島和世 by Annie Leibovitz






1.【Dior】妹島和世
在表參道名牌旗艦店林立的中段,有一棟格外白亮,在夜晚像是一顆發亮的鑽石,正是日本目前當紅的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的作品,Dior旗艦店。
這棟建築物有別於一般我們對於建築的既定印象:樑柱系統、沉重、龐大。他將樑柱系統退縮,在外層以玻璃結構當外牆材,然後再以白色半透明壓克力材放樣成三度空間曲面,以致人們從街上望去,看不到中規中矩的樑柱,也感覺不到灰暗的牆及樓板,取而代之是穿透性較強的視覺效果,再加上白色有反光/泛光的效果,建築物本身的龐大的壓迫感就被顏色及光線所營造的輕盈感取代了。
其實”去材料化”近年在日本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建築手法,伊東豐雄、妹島和世等人,在材料的運用上企圖更自由,一反過去死板的垂直水平結構系統,在三度空間中找到更多使建築輕盈的可能。無論從顏色或材料皆有其共通之處,在表參道巷內另一個著名的設計家具中心HHSTYLE亦是妹島和世的作品。
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共同主持的SANNA事務所在日本有相當的影響力,實際上妹島在1981年從日本女子大學碩士畢業之後即進入伊東豐雄的事務所工作,十四年之後,才成立了現在的SANNA事務所。並在2004年以金澤21世紀美術館獲得當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,可說是大放異彩。有別於安藤忠雄廣為人知的清水混凝土建築,他們以穿透及流動的建築氛圍在日本樹立了另一種建築的潮流。









【註】
1-3 位於青山的Prada外觀及內部
4 Tate Modern at London
5 Dominus Winery at California
6 De Young Museum at San Francisco
7-8 Herzog & De Meuron





2.【Prada】H & de M
在表參道尾端靠近青山的地方,有一棟看似黃綠色的寶石,夜晚時發出晶亮的光芒,有別於妹島的Dior,Prada的旗艦店有種厚實卻不死板的穩重。設計者表現出樓層的最大空間可能,這案子試圖使建物呈現出一種「crystal」的光輝,所以正面採菱形支架(rhombus braces)和曲面玻璃,模擬寶石切割的方式畫分牆面構成的紋理。
而建築師意圖在這高密度的是中心闢出廣場空間,在正門口前方保留了相當大的腹地,圍塑出企圖讓行人停留或冥想的廣場。不過也許因為建築師並未太了解日本的氣候或是當地人們流動狀況,在門口外的草皮因為保養不善/不易而最後將大部分的草地鋪上地磚,只保留了局部草地在基地尾端。
Herzog & De Meuron是此次北京奧運主管的設計者,他們的崛起在瑞士Basel市,決意在建築上建立起城市的文化認同後開始。 Basel市是瑞士的紙業中心,隨著紙業的沒落,當局比較西班牙巴塞隆納在八0年代的改革,起初當局在引進都市改造計畫上,先由兩個案例開始,一是位於市中心右方的「現代美術館」(1977-80)和位於萊茵河西岸,改造廢棄工業區而成的「漢姆住宅綜合設施」(The residential Hammer, 1978-1981),這兩個兩案子,成功地展現了都市改造後的成果。後來在1979-1993Carl Fingerhuth所領導「公共計畫和建造部」(The Department for Public Construction)更進一步發揮上述的成果,並邀請世界級名建築師,諸如:Nicholas Grimshaw,、Frank O. Gehry、安藤忠雄、Alvaro Siza、 Zaha Hadid等前來參與,在這種文化氣候下,從而帶動了城市改造的建築運動,而像Herzog&Meuron等就是那個時其崛起的,甚至進一步到日本來設計東京PRADA青山店。
H & de M廣為人知的國際案例首推英國的泰德美術館(Tate Modern),我個人比較喜歡較早期位於加州的酒窖(Dominus Winery),非常內斂而成熟。
而近期備受矚目的新案子是位於舊金山的De Young美術館,同時也在建築技術上達到了國際矚目的新巔峰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妹島和世 at 維基百科
妹島和世+西澤立衛 - SANNA
Annie Leibovitz: Building the Times

Herzog and de Meuron at 維基百科
Herzog and de Meuron at ArchINFORM
40 Bond NY
De Young Museum
H & De M projects (很簡樸不過還算完整)


.